Sunday, April 13, 2008

本益比

 本益比=股價/每股獲利

 每股獲利是以上市公司未來一年的稅後每股盈餘當分母,股價當分子,其所得出的商就是該股的本益比。例如假設A股價現在是20元,今年A每股可以賺2元,那麼A現在的本益比是20/2=10 。

本益比的使用原則一般而言,在台灣股市,本益比低於15的股票,就可以納入逢低買進的標的之一,如果本益比低於10,長期投資,必有厚利可期,當本益比高於30,就不必急於追高,本益比高於40基本上股票就算貴了。

本益比的使用技巧

景氣循環股的本益比
 景氣循環股始終是在景氣還未到高峰之前,股價就先到頂,景氣未到谷底之前,股價就先落底。以塑膠股為例,當股價跌到歷史低檔區的時候,由於總市值已接近 該公司的實際價值,包括公司大股東及有識之士均開始進場逢低買進,但此時由於產品價格持續滑落,公司獲利微薄,每股盈餘可能只有0.5元左右,但和每股 20~30元的股價相比,本益比達40~60倍, 當產品售價因供不應求而飆漲時,每股盈餘動輒七,八元,但股價漲到100元以上,大股東因為知道這種熱絡的市況只是短暫的,一旦新的產能投產,售價就會回 跌,所以開始逢高調節,股價也就開始進入頭部區,此時本益比不過十一,二倍, 所以,投資景氣循環股,切忌在景氣高峰期因本益比低而搶進股票,也不要在景氣谷底期因本益比過高而放棄長期投資的機會。


應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本益比
 本益比的高低,和每股盈餘息息相關,但股價是反映未來的營運狀況,所以在估算本益比時,所應用的每股盈餘也應該是未來的每股盈餘,一般而言,都是使用未 來十二個月的每股盈餘,否則,當未來獲利狀況出現較大變化的時候,如果還以過時的每股盈餘去估算本益比,並且以此作為衡量股價高低的標準,則往往會套在最 高點,殺在最低點。


每股獲利要分清楚是來自業內或業外
 本益比看的是未來,因此只會關心屬於恆常性質的獲利。而公司的獲利來源除了靠本業之外,有時出售一筆土地或股票,也可以有不少的業外收益進帳。雖然不管 業內或業外,都是獲利,每股盈餘都會增加,可是如果每股盈餘都來自業內,除非景氣出現重大變化,否則每年都還是有這麼多的獲利可以入帳,可是土地,股票一 賣就是別人的了,這種獲利不是長期穩定的獲利, 在實際的投資行為上,估算本益比時,應把非恆常的業外的部份扣除,只算業內的獲利。例如A公司,每股盈餘六元,本業二元,業外四元,假設股價六十元,如果 不計較獲利內容,本益比只有十倍,非常具有投資價值,可是如果從投資的角度,該股的本益比為(60-4)/2=28,已經偏高了,根本不值得投資。


給成長股較高的本益比
 不同產業所享有的本益比不同,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公司,其合理的本益比也將較高。例如通訊產業的本益比將高於食品業。而公司未來幾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可作為 合理本益比的參考值。成長股的好處在於持有愈久,成本愈低,因為成長股有這樣的好處,投資者願意以比其他股票更高的本益比來買進,所以,成長股的合理本益 比總比其他股票高一些。未來成長的幅度很高的,本益比可以高一點,成長幅度比較低的,本益比就不能太高。例如A,B兩家不同的公司,同樣在90元買進,如 果前者每年成長率五成,後者成長率為二成,一年後,前者的持股成本變成60元,後者變成75元,再一年後,前者持股成本變成40元,後者變成62.5元, 兩者的差距愈來愈大。所以,成長性愈高的,可以用比較高的代價來持有。


注意利率和本比益比的互動關係
 以投資的角度來看,股價則是投資1股所需要的成本(購買成本),而每股獲利意思是投資1股所得到的獲利,因此本益比就是投資該股票1股的成本與獲利的比值,即為報酬率的倒數。因此本益比與利率均存在著報酬率的概念,而利率則是其最基本的機會成本。
 利率的高低,直接影響到合理本益比的區間,當利率水準高時,例如一年定期定存利率為10%時,代表如果你有10元,存一年,可以拿到1元的利息收入,此 時如果你不存定存,把錢拿來買股票,你當然希望投資報酬率比定存好,假如股價都沒動,公司如果賺1元,你只有用十元買進股票,投資報酬率才會跟定存一樣, 公司如果賺2元,合理的投資股價是20元,反推回去,本益比正好是10倍,亦即如果定存利率是10%,合理的本益比一定要低於10倍才具長期投資價值。如 果利率走低,例如走低到8%,合理的本益比就可提高到100/8=12.5倍了,如果利率低到5%,合理的本益比就可提高到100/5=20倍了,也就是 說,只要本益比低於二十倍,投資報酬率都比定存好。這就是為什麼每次只要利率有調高的趨勢,美國股市就會大跌個一百多點的主要原因了。甚至有的投資專家認 為利率是決定股市多空走勢的最關鍵因素。


請注意股市整體本益比
 在過往的時日裡,國內股市的整體本益比約在二十倍到三十五倍中間波動,只有在中共文攻武嚇的時候,才一度跌破二十倍,因此,這樣的經驗值,也應該可以作為長線多空的參考依據。

No comments: